校園動態(tài)

行走的思政課——重走新四軍路 傳承紅色基因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5-17最后修改時間:2021-05-18 08:29來源:馬克思主義學院瀏覽次數(shù):1563設(shè)置

5月15日,常紡院馬克思主義學院100余名師生前往溧陽市水西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,共同走進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參觀學習,在行走中了解歷史。此次活動旨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重走新四軍路,感悟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,是幫助學生“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”的重要方式,是一次“行走的思政課堂”。本次社會實踐通過追尋黨的光輝足跡、緬懷革命先烈,激勵紡院學子銘記光榮歷史、牢記使命責任、立志成長成才。

在講解員的帶領(lǐng)下,馬院師生先后參觀了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舊址、毛澤東像章陳列館等,大家沿著新四軍的足跡,探訪當年發(fā)生的故事。一張張先輩們工作、生活、戰(zhàn)斗的照片,以及展廳內(nèi)陳列的武器、生活用品等,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參加活動的學生受到一次銘刻于心的革命精神洗禮,進一步激發(fā)了愛國主義熱情,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,“參觀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,讓我更直觀地體驗到了課堂和教科書上所講述的歷史,更深地激發(fā)了我報效國家的熱忱?!睓C制203A班退伍學生張宇星在參觀后說。

此次活動是常紡馬院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(chuàng)新的重要舉措。馬院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(jié)合,通過課內(nèi)課外“兩個課堂”,讓學生“知行”并重,真正讓思政課“活”了起來。馬院教師表示,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百年華誕之際,黨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,把社會實踐的成果融入課堂教學,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同時用好用活“大思政課”育人功能,在紡院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中培養(yǎng)學生的情感認同、筑牢學生的思想基礎(chǔ)、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(yǎng),引導紡院學子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主題、匯入復興偉業(yè),堅定不移聽黨話、跟黨走,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。

圖:蔣鵬 文:霍曉敏 審核:陳利


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(qū)湖塘鎮(zhèn)滆湖中路53號

213164

400-188-1251(招生)

0519-8633 6008 (傳真)

[電話查詢]

返回原圖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