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行升國旗儀式
黨委書記蔣心亞以“成長·成才·成人”為主題給全體新生開講“開學第一課”
院長洪霄作開學致辭
副院長鄧凱宣讀《關(guān)于2019年新生獎學金獲獎人員的表彰決定》
副院長張震宇主持開學典禮
教師代表何彥教授發(fā)言
學生家長代表鄭進紅發(fā)言
全體新生進行入學宣誓儀式
新生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領(lǐng)獎
齊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 獻禮祖國70周年
齊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 獻禮祖國70周年
開學典禮現(xiàn)場
9月20日上午9:00,“繪就大美常紡點亮出彩人生”——常州紡織服裝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在田徑場隆重舉行。學校黨委書記蔣心亞、院長洪霄、副院長鄧凱、副院長趙玲珍、副院長張文明、副院長張震宇,各職能部門負責人,各二級學院領(lǐng)導、輔導員、班主任、家長代表及3500余名新生參加了開學典禮。典禮由副院長張震宇主持。
莊嚴的升旗儀式拉開了典禮帷幕,全體師生共唱國歌,向國旗敬禮。
院長洪霄作開學致辭,他首先代表學校向來自全國11個省區(qū)、17個民族的3500余名莘莘學子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祝福。他從創(chuàng)造美、以生為本、工匠精神等方面介紹了學校的發(fā)展歷程和概況,鼓勵同學們領(lǐng)悟“進德、立業(yè)、敏學、篤行”的校訓和“素質(zhì)為先,能力為本,面向市場,人人成才”的辦學理念,努力學習,錘煉技能,成長為具有大國工匠潛質(zhì)的卓越應(yīng)用型人才。從學習、做人、做事等方面給同學們分享了點亮出彩人生的四點體悟:
一是需要堅定信念。樹立與新時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,真正把個人的成長放到攸關(guān)國家命運的高度去思考。
二是需要學貴有恒。要始終保持再出發(fā)的斗志,全面調(diào)動和集中精力,勵志勤學、刻苦磨煉,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去攻克,善于積小勝為大勝。
三是需要批判創(chuàng)新。希望同學們獨立思考,敢于批評,勇于創(chuàng)新,善于創(chuàng)新。
四是需要大愛之心。從小事做起,把愛奉獻于社會和弱勢群體,自覺培養(yǎng)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(shù),涵養(yǎng)精神氣質(zhì),展現(xiàn)出獨特的魅力。
教師代表何彥教授作為一名任教25年的老教師、一位大學生家長,與同學們分享了三點想法:一是責任與擔當,懂得對自己負責、對家人負責的人,才會對工作負責、對團體負責、對社會負責、對國家負責;二是學業(yè)與規(guī)劃,及早做好自己的大學生涯規(guī)劃與學習計劃,把學習作為大學時代的首要任務(wù);三是自律與包容,學會約束自己,把握住自己,遇到矛盾換位思考,給他人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。期望新生秉承“進德、立業(yè)、敏學、篤行”的校訓,懷揣夢想,腳踏實地,追求美好人生,成就最好的自己。
副院長鄧凱宣讀了《關(guān)于2019年新生獎學金獲獎人員的表彰決定》,全體校領(lǐng)導為新生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頒獎。
家長代表鄭進紅講述了自己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的成長經(jīng)歷,以“富貴技中見,技始少年能”與全體同學共勉,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不斷獲取新技能,拓展新視野,培養(yǎng)獨立發(fā)現(xiàn)并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典禮上,黨委書記蔣心亞以“成長·成才·成人”為主題給全體新生開講“開學第一課”。她以一個黨委書記、一個老師、一個母親的身份勉勵新生有意義、有質(zhì)量、有價值地度過三年常紡青春歲月,用奮斗的青春做新時代家國情懷的踐行人,與同學們分享了成長、成才、成人的三點感悟:
一是成長莫負愛國志。希望同學們與時代同呼吸,與祖國共命運,厚植家國情懷,堅定理想信念,在勤奮進取中完善自己,在成長奮斗中升華信念。
二是成才當持強國心。鼓勵全體新生從現(xiàn)在起,把勤學成才作為一種精神追求、一種生活方式,在老師們的指導下,磨礪技能,勇于競爭,一個個早日成為內(nèi)外能拿獎、出門能強國的優(yōu)秀常紡學子。
三是成人須懷感恩情。希望同學們努力活出精彩青春的同時,常懷感恩之心,善待身邊每一個人,要有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的情懷,有“惟其艱難更加勇毅”的恒心,有“格物致知知行合一”的奮進,樹立“活到老學到老”的觀念,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(wù),作為一種責任、一種精神追求、一種生活方式,回報父母,回報社會。
最后,她激勵全體新生用深厚的家國情懷,以堅忍不拔的毅力,百折不撓的干勁,一往無前的激情,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奮勇搏擊,在新時代的舞臺上施展抱負,以夢為馬,不負韶華,努力實現(xiàn)大德鑄魂、公德潤人的臻美境界。
隨后全體新生進行了入學宣誓儀式。莊嚴的宣誓,表達了大家邁入大學的期待,也引領(lǐng)著2019級新同學以飽滿的精神開啟新的學習生活。
典禮最后,全體師生手舉國旗共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,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。
文:吳飛;圖:劉祖凱;審核:李潔琦